昆明个人贷款服务中心
云南省昆明市正义路58号
冯经理
18083855797
18083855797
18083855797
暂无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养鸽家,在选配鸽子上都会采用“以优配优”的方法来求取更加优秀的鸽子。然而,这“以优配优”的效果是否都会很好呢?这可不一定了。只要有五年以上养鸽赛鸽历史的鸽棚,都多多少少会饲养着一些优良的鸽种,或者是他们本身飞过千公里,或者是千公里的平辈;差点的也是千公里的下一代。还有的这个种那个种,反正都是各种名系,细细观赏,每羽种鸽都生就了优秀鸽子的外貌。
可他们的后代,却没有给主人争来多少荣誉。如果是从外地引入的良种,子代上还会存在一个对当地环境的适应问题。我们不去说它,而采用本地的千公里配千公里的优秀归巢鸽,而且从种系上看,也是多少代的优良种,可这种配法孵化出来的子代,成绩也不会太理想。这可是一个无情的现实!
这个无情的现实也同时存在于整个信鸽界。有的养鸽者(不少还是初养者),出于某种特定的原因,乱配一番,其子代,居然不是夺取了冠军,就是名列前茅的,他就瞎配下出的子鸽就能飞回来。
细查一下两只父母鸽,有的竞是用一只普通鸽子作为配对用的亲本一方,另一方亲本才是优秀的信鸽,子代却创造了优异的成绩。
这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的?为什么遗传当中竞会出现这种遗传现象?这种遗传现象说明了什么?它有没有它的规律性?……这一连串的为什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的迷惘之中。从发现到观察多方收集到有意识地作了一些实验,我们初步得到了一些认识。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89年的翱翔赛鸽杂志封面
我在《翱翔》杂志84年4期上发表的那篇文章:“谈谈信鸽的性状与基本的遗传规律”一文中,提到了信
鸽的归巢是属于一种信鸽生理化特征一即性状。这种性状肉眼是看不见的。又如对于“斤斗鸽”,只有看见他们在飞翔时翻斤斗了,人们才会说:这是斤斗鸽”!可是如果先让你看看这支斤斗鸽,你能从他们的外观上看得见他们会斤斗这种性状吗?这时是无法从外观上看得见他们会翻斤斗这一性状的。
信鸽的能归巢”性状也是一种看不见的生理的特征——即性状。这种性状,仅从信鸽的外貌上是无法
看得见的。当然,很多有经验的养鸽家,凭他多种对信鸽的观察,对一只信鸽作出一些程度不同的经验性的估计!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何以证明信鸽的归系是属于一种生理化的特征一一性状呢?
早在六四年,在我养的鸽群中,有两只不同品种的鸽子无意识地杂交了,一只是信鸽类的鸽种—黑麻佐,另一只是本地鸽种一一凤头黄沙瓦灰(这属于观赏鸽类),这两只不同品种的鸽子杂交后出得一对小鸽,一只黑羽色的象母本的小鸽,另一只出得象父本的凤头瓦灰,而眼沙却出成鸡黄眼(父本的是干黄沙)。七八个月后这二只象父本的小风头黄沙瓦灰,却居然从离昆明150公里外的一个县区回来了(我出售到那儿飞回来)。这个现象真令我吃惊。
鸽子栖息在户外的特写Close-Up Of Pigeon Perching Outdoors
因为像凤头黄沙这种本地鸽,根本不能飞这么远的路!为什么这支经过杂交后出得的“风头黄沙”又能从这么远的距离外飞归呢?这个现象一直令我深思不已。尔后在七十年代里,我又有意识地作了几次实验:第一次是用一只县上带到昆明菜街上出售的土(雄)鸽,配了我中一只遗传性较强的信鸽雌,共出得四只子1代,其中三小鸽子的外貌与父本这只土鸽子一样,另一只小鸽子的外貌象母本。
后来大约七八个月后,四只小鸽子抓去200公里放飞,象父本土鸽子这三只小鸽子中的一支居然飞回来1只。
第二次我又重复了这个实验:这一次是用一支普通的雄鸽,与我棚中的一系良种自交系雌交配,出得2只小鸽子,可是这两支小鸽子双双都从200公里归来,尔后其中一只又从450公里飞归来了。这是我从无意识发现到有意识的作试验三个例子。
那么,在其它鸽友方面的情况如何呢?
例一:八二年昆明放翔安顺这一站(380公里空距),我在值班登记归巢鸽子时,发现会员一位姓张的同志拿了一羽外观上完全象云南土鸽的黑雌鸽来报到(细尖嘴,体重300克左右),登记后我即向他本人询问这羽归巢鸽的家谱情况。
据老张介绍其母是81年放贵阳(450公里空距)归巢的,父是裹来(即飞来的)的一只菜鸽,由这两羽鸽子闻起来后出得的。
例二:81年昆明放翔玉屏(67公里空距)后,会员郝某向我介绍了他飞归的一羽雄鸽的家谱时是这样介绍的:父是他手中的一系在贵阳线上(450公里空距)基本放定的鸽种,而母则是在缺雌的情况下从鸽市上以1.50元买来的。
例三:我支援给新会员陈某的三羽鸽子,他都是用从鸽市上以2.50-3.50元买来的鸽子相配(后来查清一羽后代鸽株洲1080公里6名其母亲是别人收到的天落鸽卖入鸽市后由陈某买进留做种用。)其作出中有二羽的子代,竞以8个月龄(株州六名)和10个月龄(株州四名)的年龄从1080公里外飞归!
仅仅从我无意的发(一例),到有意识的实验(2例)和与相好鸽友们的交淡中收集到的类似的例子,竞已达七例之多。另外还有4例同等突出的实例都是用类似的配法配出来的。其子代部能飞回归巢。它已够清楚的向我们表明:这种现象绝非偶然!这种现象值得研究。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量鸽子是没有从几百公里乃至千公里飞归的这种性能的。可么用这种土鸽子与良种信鸽杂交出得的子代,却有的居能从几百公里到千公里归来呢?这一事实表明了什么呢?这一事实的成功需要什么条件呢?
我们认为:如果用能归巢”是属于鸽子的一种生理化特征(即性状),从这观点来看得这种现象所包含的遗传内容,问题就十分好理解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列式如下说明:
当能归巢这一性状是显性遗传时,他就具有归巢能力,当能归巢这一性状呈隐性遗传时,他就没有这样归巢的能力。
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归巢”这种性状必须呈显性遗传。
在上边七例中有一的遗传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即株州四名(1080公里空距)的平辈鸽共出了六只这六只鸽子是三只沙眼三只黄眼,羽毛是六只中雨点。父是沙眼,黑羽点。母是黄眼瓦灰。从子代的身上可以看出:眼沙的属类这一性状,是老子娘各遗传一半,羽毛颜色这一性状从子1代身上看是呈中性遗传。
这六只子1代鸽子放到200公里时,六只全归来了。放到500公里时,沙眼的没归来,黄眼的全归了。上千公里时,回来一只获1080公里第四名。从这个比较典型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只鸽子的遗传情况:眼沙属类是各占1/2,羽毛颜色呈中性遗传,“能归巢”这种性状是与眼沙属类连锁遗传。在这里,我们借助了眼沙的属类及时归巢能力的实际检验,从效果上鉴别了这两只亲本鸽子的具体价值和配对后的遗传效果。
平常我们主张“沙、黄”相配,不仅仅是包含企图夺取在眼沙属类这种性状上的“杂交优势”,而且还可
以从遗传的效果这一角度上便于我们鉴别出亲本(即种鸽)鸽子的价值。另外“沙”、“黄”相配还能起到改良眼沙色素的作用。在这里我们用“这一角度”这个名词是有原因的。
因为在遗传当中还有性状互换了遗传的形式。刚好与上边这种遗传形式相对立,这个矛盾有靠育种者自己用心观察与体会了。我们只有遵循客观存在并找出其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解决问题。可是,现实当中也存在着与上述这种情况恰恰相反的问题,即父母都是优秀的鸽子,交配后出的子1代往往效果却并不理想。
这当中除了老种子的身上有不良的基因或相对性状上呈隐性遗传,以及在归巢途中遭到天灾人祸等等的原因之外,我们认为是否现实中还存在一个“物极必反“红多了变成紫”的规律?也就是“硬的碰硬的碰成碎的”呢?
另外这种现象的“极限”(就是以优配优)到底有多大?目前也还是一个谜。
我们花去多少年的时间,耗去多少口袋的粮食,费去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操劳来探讨这个遗传中的奇特现象,目的只在于揭示现实信鸽杂交中的一个遗传方面的现象,看它是否带有普遍性?我们诚恳地希望能同全国鸽友们磋商。
本文作者:韩信一
更多文章请关注阅读,文章下方评论交流。
微信号: 18083855797
我知道了